首页 常识

青年年龄段是多少岁以上(五四青年节:“青年”这个词是怎么来的)

时间: 2024-09-29 08:00:57  100浏览

今天是5月4日,青年节。这是为了纪念1919年五四运动,从1940年代开始,以5月4日为青年节的做法就已经出现,新中国成立之后,五四青年节正式确立。


在正式开启本期故事之前,大锤依旧要代表整个团队,向此时此刻仍旧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逆向前行者们致敬,同时也要跟所有与大锤一样加入复工复产大军的读者听友朋友们,共勉。

书归正传。“青年”这个词现在指的是大约44岁以下,1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。关于这个词的出现时间,可能现在大部分人的印象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,因为当时中国的一本杂志《新青年》非常有名,而且这本杂志也确实在当时承担了一部分思想启蒙的功能。

不过从历史上来说,“青年”这个词出现的要比这早一千年。大概是在唐代,“青年”这个词已经出现了,不过这个时候的“青年”还不是我们现在的意思,它是一个根据“青春”衍生出来的词汇,在当时指代的是春天的时光。

这里顺带说一句,严格意义上来说,“青春”这个词才是“青年”这个词的最早源头,大约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了,青春的意思起初就是指春天,因为古人观察到春天的时候青草绿植茂盛,所以称之“青春”,而唐代出现的“青年”正是春天草木青葱的一个延伸。

因为在古代很长时间里,指代年轻人的词汇,尤其是年轻男子,更常用的一个词是“少年”,比如著名的唐朝词汇“长安恶少”,就是指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少年。其实少年这个词的起源更早,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。未来有时间,大锤还会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,“少年”这个历史悠久词汇的传奇故事。因为古代长期更多使用“少年”,所以“青年”指年轻人的时代要晚很多年。

大约到了宋代,“青年”开始粗略具备现在我们所说的年轻人的意思了。宋诗中就有“青年登一第,白首具双亲“的句子,而元杂剧《朱砂担滴水浮沤记》则有台词说:“为甚青年便头白。一夜起来七八遭。”宋代这类用法还不多见,经过元代到了明代中后期,文献中这种“青年”的使用频率已经比较多了,在当时流行的“三言”以及“二拍”故事中,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。而且这时候的青年已经不仅指代年轻的男子,同时也指代比较年轻的女子。

这种情况已经到了清朝末年,“青年“仍旧维持着这种语义,比如《清稗类钞》中在讲到饮茶禁忌的时候,就说”青年男女年在十五六以下者“最好不要饮茶。所以几乎同时代的梁启超写《少年中国说》,实际所指的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,可是他当时还要用”少年“,因为当时的青年还没有特别明确。不过,马上”青年“就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词汇了。

这就是青年学生。因为在梁启超写《少年中国说》的时候,这个群体还刚刚出现,并没有具有特别明显的特征,原来古语中的青年,其实只是个年龄段的划分的词汇。而在清末到民初的新式学堂广泛建设之后,受到新式教育的学生群体人数逐渐扩大,1903年的时候,新式学堂全国只有700多所,学生不过数万,而到了1910年也就是清朝灭亡前夕,全国新式学堂有四万多所,学生总人数猛增到100多万。

正是由于新式学堂教育之下,青年学生群体的壮大和成长,而在当时,新生的这个群体需要一个专门的属于自己的名字,于是青年这个古代只是用来表示年龄阶段的词汇,终于获得了历史的定位。

而在五四运动之前,青年类杂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那个时候叫“青年“的杂志报刊特别多,折射出了当时中国内外的特殊局势。100多年前的旧中国,不仅内部有新生并蓬勃发展的青年学生群体,而且还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,在这种情况下,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危连接得更加紧密了。所以在那个时代,青年类杂志的关注焦点基本就是两大类,一类是青年人如何发展个体、发展自我,而另一类就是在内忧外患中如何把自己投入到国家的救亡中去。

也就是从那时起,青年不仅成为了青年学生的代名词,而且还具有了很大的褒义色彩。那时候不少学生正是通过”青年“这个词汇,实现了群体认同。比如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《家》中的觉慧,在巴金笔下,觉慧就有一段专门对”青年“这个称呼的挣扎与思考。小说中是这么说的:

觉慧不作声了。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得很快,这表现出来他的内心的斗争是怎样地激烈。他皱紧眉头,然后微微地张开口加重语气地自语道:“我是青年。”他又愤愤地说:“我是青年!”过后他又怀疑似的慢声说:“我是青年?”又领悟似的说:“我是青年。”最后用坚决的声音说:“我是青年,不错,我是青年!”

正是从那时起,“青年“这个词开始具有了更多的充满活力、朝气蓬勃、以时代召唤为己任的特征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