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泊头富镇属于哪个市(历史上的泊头富镇)

时间: 2024-11-28 11:15:45  100浏览

泊头市富镇历史悠久,地灵人杰,人文渊薮,文化积淀深厚,是远近知名的历史文化古镇。

(一)历史沿革

富镇镇,因镇政府驻地原名“富庄驿”而得名。

富镇原名富庄村,北宋建隆6年(960年)立村,村中多为富姓人氏。当时的京开大道穿村而过。
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87年)交河知县张士廉修建富庄驿。富庄村遂改名富庄驿村。

明“靖难之疫”后,该处已无人烟,后有江姓从浙江省乐清县迁此立村,袭用原名。

清宣统三年(1911年),富镇镇为交河县第五乡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改为交河县第五区。

抗日战争时期,属献交县第九区。解放战争时期,改属第一区。

1949年,改属交河县富镇镇区。1950年,属第二区。1956年,区下设乡,建立富庄驿乡。

1958年,改为富镇镇乡,同年12月成立富镇镇公社。

1984年,改为富镇镇。

(二)历史文化遗迹

1. 富庄驿站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87年)置,交河知县张士廉修建富庄驿。

富庄驿位于著名的京大路和二京路的交汇处,东通运河新桥驿(泊头镇),往东南通德州至济南府,西南通衡水至大名府再到开封,而正西又是武强、深州,更有老盐河从西南经村东流往东北。

开设驿站后,此地开始繁华,很快成为商贸集散之地。一条南北大道贯穿全村,整日车水马龙、商贾云集,街道两旁,店铺林立,旗幡招展,光酒店就有十数家。白天,车声轧轧、人语叽叽,叫卖不绝,驿丞呼唤。夜间,两行灯火、连星映月、酒肆拳令、欢笑不已,一派繁荣景象。

有文人曾做《富庄驿》诗:昭昭青史有其名,驿路通达连二京。槐为文山擎铁骨,蛙因符箓哑官坑。凌烟记否唐拴马?逐鹿曾容汉驻兵。题壁幸得留尔玉,可输生气入重兴。

词中提到了文天祥被元军押解过富庄驿古槐留诗二首、“富庄驿的蛤蟆干鼓肚”传说和尉迟敬德在古槐拴马、刘秀在此驻兵故事。

到了清末,朝廷废除驿站,此地逐渐萧条。

2. 日华宫和红杏园行宫遗址,位于富镇严铺村。

日华宫为西汉文化遗址,系西汉河间王刘德所建。日华宫可是说是中国最早的儒学研究院,《左传》得以传世。

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,前元二年(公元前155年),被封为河间王,国都乐成(沧州献县河城街村南)。

秦赢政时,“焚书坑儒”使大量儒家经典付之一炬,项羽火烧阿房宫,又使所有存典籍再次化为灰烬。

在到汉武帝即位,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改革,为刘德搜集、整理古籍,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。

刘德爱好读书,喜好儒学,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。从鲁、燕到赵、魏,他的足迹遍布山河,他不畏劳苦,凡是听到民间有善书者,必会亲自登门,重金购买,还会命人重抄一份留给百姓。

为广招天下文士,搜集拯救历史书籍,研究整理典藏,他选择在距国都乐成15公里的一处“水木清华、川原物瑟”之地专门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儒学研究院日华宫。

日华宫所有木材、石料都经过细筛精选,采自大江南北,幽山深谷。它不仅建筑规模恢宏,嵯峨堂皇,朱栏玉砌,雕梁画栋,而且古松参天,垂柳袅袅,植有奇葩异草,名贵花卉。再者还有供儒者消遣的书房茶室,喂马放车的马厩车棚。

日华宫署客所20余间,聚儒学之士上百人,“昼夜不停,校理编辑,写著从各地搜集来的古书”,“群儒个个褒衣雍客,弹冠奋袂”,日华宫每日读经诵典之声琅琅、数里可闻。

刘德在这里奉善四方饱学之士,齐、鲁、燕、赵等地儒者上千人聚集于此,昼夜讲读、校理、编辑从民间求索来的诗书典籍。

日华宫的建成集中了当时全国的文化人,搜集了整理了大量的先秦文化书籍,成为儒学研究中心,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汉代以后历经战乱,日华宫荒废无存。历经几个朝代的一千多年后,明朝成化年间,皇御史王注在其故里寻得日华宫旧址,在此”建别业,植杏树数百株“称为”红杏园。

清朝乾隆十五年(1750年)乾隆帝路过此地,看中此风水宝地,遂赐建“红杏园行宫”。占地南北长八十步,东西宽六十八步,有宫房几十座。乾隆帝在此行居时,留下《红杏园》诗篇。以后有多位皇帝在此驻跸,常年住有宫女、太监。严家铺村在乾隆年间曾改名“红杏园”。

有传说,乾隆红杏园行宫住跸时,一天中午,一片蛙鸣,乾隆睡不好觉,让人去看。回来禀报后,乾隆说:“传朕的话,让它们别出声,不要打扰朕休息”。结果落下“富庄驿的蛤蟆-干鼓肚的传说。

据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在此驻跸,嫌青蛙太吵,传下口谕:“让那些青蛙别叫了,影响朕的休息。”从此,富庄驿的青蛙只会鼓肚子,叫不出声来。于是就有了一个歇后语“富庄驿的蛤蟆——干鼓肚”。

如今,昔日风物已荡然无存,旧址被严铺村民房包围,只留下一片野草丛生、残石瓦砾面积不大的低洼地。

3. 唐代古槐。

富镇丁字街西头有一棵唐代的古槐,历尽沧桑至今枝叶繁茂。据说窦建德在此纳过凉,常遇春在此拴过马,乾隆皇帝在树下吟过诗。

民间传说,富镇富庄驿这个村有南北走向的三里地的长街,村南并列有两眼深井,还有两条大道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延伸。三里长街为龙身,两眼深井为龙眼,两条大道为龙须,风水地理自然形成龙的格局。明太祖朱元璋曾欲在此建都,已修了东镐、西镐(建筑的地基),东门和西门。那时迷信盛行,军师刘伯温一箭射出了五百里,遗弃了富庄驿,在北京建了都。富镇只留下了许多的历史传说。

4. 耿桔石造像。位于富镇姜屯村内。

为明代雕刻形式。两像均与底座连为一体,为整块汉白玉石雕刻而成。雕刻内容为,头雕发巾帽,身雕官服,服上雕有莲花、牡丹、凤凰纹饰,丝绦上雕有云纹。全身匀称,刻工精细,形象逼真。为沧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5. 南汉忱纪念堂,座落于市内富镇中学院内,占地300多平方米,建于1985年,是为纪念泊头市著名的教育先贤南汉忱而建。为三间仿古建筑,蓝砖青瓦,翅檐斗拱,古朴端庄。室内四壁是彩色图画,介绍了南汉忱一生兴教育人的光辉事迹。

(三)历史名人

1.耿桔,字廷怀,又字蓝阳,明代交河县姜官屯村人,父亲耿情,习武功,善医术,然早丧,桔随母寄居献县单桥外祖父林氏家,史书故又称为献县人。

耿桔少贫寒,然勤奋,明万历辛丑科进士,初在献县东关讲学,发明性道之学,后为江苏常熟县令,在任期间,为改变士风,首复吴公书院;为造福当地民众,审度常熟地形,大修水利工程,改变了常熟北高苦旱,南卑苦涝的现象。并精研水土蓄泄之方,著《水利全书》行世。耿桔治理常熟的水旱灾害,兴修水利,疏通河道214处,造福百姓,为此,常熟县人民在耿桔离任后为他建了“耿桔庙”纪念他。

耿桔为官清正干练,很快升任兵部主事(相当于现在的司、局长),他敢书直谏,从不趋炎附势,因而得罪了上司钱谦益,他愤而辞官还乡,引田躬耕,终日毕恭毕敬侍奉母亲。

桔对其母至孝,母殁后,筑悦亲台,朝夕跪进饮食,以示奉母。

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其编订的《明儒学案·东林学案》中,将耿桔列为“东林学派”的主要代表人物。

2. 南汉忱(1880—1957),名麟阁,号庸庵,字以行。富镇南庄村人。早年以儒经为业,岁中秀才。1895年入北京法政讲习所,次年就学于保定莲池书院。1899年秋,利用自家房舍开办南氏私塾。1909年在私塾基础上创办私立初、高两等小学堂,开办新式教育,自任教师,不取薪水,后教职员增至6人,他仍出资捐助。1914年。在富镇设立分校,奔走南富两校达20年之久。后富镇分校改建为富镇初、高两等小学校。

南汉忱一生致力教育,舍家兴学,深为境内人民敬佩和爱戴。

1957年病故。

3.史泽波(1899-1986),字恩澍,国民党陆军中将,富镇张望屯村人。

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。1936年任晋绥军独立旅412团团长,1937年任第19军独立第2旅2团团长,抗战爆发后参加忻口抗战,1938年升任第19军201旅少将旅长,1940年任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,1943年升任第19军军长,史泽波是中国国民党军队阎锡山部中为数不多的一位能打的将军。

抗日战争中,为挽回国军战场的不利处境,史泽波赤膊上阵,率领突击队拼死夺取日军南怀化附近的一处制高点。随后在吕梁山一带与日军进行游击战,斗智斗勇,多次取得胜利,鼓舞了晋军抗战的士气。后任交河县政协常委。

今天的富镇,已成为泊头市西部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工业重镇。被誉为“汽车配件之乡”、“ 汽车装具之乡”和“环保除尘设备之乡”, 现有汽车配件、汽车装具、环保除尘设备等企业及商贸门店1300余家,路边门市店铺,琳琅满目,是方圆几百里的跨省市的商贸集散地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