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你赞同公司实行“末位淘汰制”吗?

时间: 2024-07-27 09:15:42  100浏览

任何一种管理实践,

只要善加运用,科学实施,

都会发挥一定正面作用。

这一点,毋庸置疑。

而末位淘汰制之所以被诟病,

之所以存在巨大推行难度,

问题根源就在这两个关键词:

“末位”和“淘汰”。

末位,定义太简单了,也就太容易以偏概全。

淘汰,含义太粗暴了,必然常陷入矫揉造作。

简单粗暴绝不是日常管理,过于偏执。

简单粗暴只适用危机处理,矫枉过正。

简单粗暴加之无法服众,甚或掺杂打击报复,

使得“末位淘汰”成了职场人士嫌恶的渊薮。

其实,所有淘汰机制,包括末位淘汰在内,

都不是一次末位、一种评价就盖棺定论,

以及立即执行的。

末位必须有调整改善和培训学习的机会。

有机会就有过程,有过程就要周期。

于是,末位淘汰制的作用就大大弱化了。

也根本发挥不了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淘汰根本成立不了。

造成人员动荡不说,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。

蹦几个公关事件和污点出来,

绝不是老板希望看到的。

其中更大的难点仍在于标准。

以何种标准度量名次?

在哪个范围比较?

在什么周期计算?

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,你干脆‬就没有度量衡。

如果参考年终考评打分机制,就更乱套‬。

正经业务甭干了,

打分、争辩、报复、吵架、动粗粉墨登场,

照方抓药、循环往复。

谁推动末位淘汰的事儿,谁焦头烂额不说,

还把人都得罪光了。

定无人惹火上身,结果必流于形式。

还不如不搞!

说到底,

想让末位淘汰制发挥应有作用,

着力点绝不该放在淘汰什么人上,

而应在,

工作内容条理化,考核指标细目化,

评价类目标准化,最大程度做量化,

这些本就不尽人意的KPI体系上做文章。

能达成几项目标,就赶紧选取运用,

很可能大有裨益。

若做不到,就三思而行,

免得说一套,做一套,名存实亡。

已经回到科学管理本质和企业文化建设上。

“末位淘汰”不解决问题,却增加问题。

无利可图!无人受益!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