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文物中的成语:席地而坐的意思

时间: 2024-08-24 10:15:41  100浏览

成语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,相信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很多成语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,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怎么来的呢?

“完璧归赵”的“璧”是指什么?“参差不齐”里的“参差”为什么是乐器?说话分量重为何又叫“一言九鼎”?

“临博微课堂”推出“文物中的成语”系列栏目,选取20个与临沂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相关的成语故事,带大家轻松走进神秘的文物世界,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。通过成语,我们认识文物;透过文物,了解千百年前临沂那些传奇的故事。

文物中的成语:席地而坐

释义: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。席地:坐在地上的进餐方式,后泛指在地上坐。

造句:遥想当年,数以千计的儒生席地而坐,子游盘腿坐在台榭之上,手持角尺,案桌上摆着竹简,浑厚明亮的嗓音回荡在武城上空,悠扬顿挫的弦歌不绝于耳。

席地而坐,与之相关的文物是什么呢?

本期成语为大家讲述的文物是席镇。镇,本义为压,引申作名词用,转指用来压物的东西。席镇就是压席子四个角的物品。古人不像现在的我们,在家里是坐在高高的椅子或者沙发上,而是坐在席子上,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席地而坐。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,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,席子也一直是古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。用藤子、芦苇、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,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,因此席镇应运而生。一般是四个为一组,压在席子的四个角,这叫“四隅置镇”。


错金铜镇(汉) 临沂市博物馆藏

这套席镇于1987年8月在临沂李官出土,由三件做成了不同姿势的人物造型的镇组成。席镇采用了局部错金工艺,做成人形,梳着高高发髻,穿着长衫,两手放在腿上,呈跽坐姿势。神态各异,雕刻得栩栩如生。它们的尺寸也不一样,一个高8.3厘米,宽8厘米,一个高9.2厘米,宽4.8厘米,还有一个高9厘米,宽6.4厘米。

既然用来压住席子,那么材质都有哪些呢?

《楚辞》的《湘夫人》一章里,就有一句“白玉兮为镇。”席镇的材质有玉石、青铜、黄金、陶瓷等等,汉代还出现了铁质镇。古人制作出来的席镇不仅实用,而且因各朝各代人们思想意识、审美取向的不同,还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样式。

“席地而坐”的出处是哪儿?

唐宋以前人们都是直接坐在地面铺的席子上的,它的历史非常久远。但是这个成语存在的时间相对来说却没那么长,到唐朝末年之后才出现。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,因为从前人们说到“坐”这个动作的时候,只有这一种方法,并不会特地强调席地,只有出现了不同于席地而坐的方式,比如有了椅子、凳子这种坐具了,才会专门给原来的坐姿取一个名字。

它最初可考的记载出自《旧五代史·李茂贞传》中的一句话:“但御军整众,都无纪律,当食造庖厨,往往席地而坐。” 唐朝时期,一个叫李茂贞的人,因为战功卓著、官运亨通,就膨胀了起来,恃功自傲、拥重兵、干涉朝政,昭宗皇帝即位后曾出兵讨伐他,政府军都败于他手。不过后来李茂贞几次造反也都未成功,自己这一方也元气大伤。他手下的军士自由散漫惯了,休息的时间经常席地而坐,开怀畅饮,大呼小叫,军中纪律很差。

中国是什么时候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,像我们现代一样有了板凳、椅子类的东西呢?

魏晋南北朝时,西域的椅子、折凳等坐具陆续传入中国,从此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才由坐在地上逐渐变成坐在椅子上。椅子是根据北方外族的“胡床”演化而来,传入中原是在汉魏时期,“椅子”这个名词的产生则是在更晚的唐朝。隋、唐时代,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两种生活习惯已经同时并存。透过现存的绘画作品可发现,宋、元时期垂足坐的椅、凳及高型桌、台、案等家具已大量存在,而传统床榻等席地而坐的家具,其坐面与地面的距离亦已升高,可见垂足坐家具已稳固占据宋、元家具的主导地位。

其实早在汉代后坐具就相继出现了,但此时还不是日常用具,而是仪典中供尊贵人士坐用。

中国虽然早就改“席地坐”为“垂足坐”,但是我们的语言中仍保留着“席地坐”的痕迹,比如我们常说的“筵席”“席位”“出席”等等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