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的小故事分享
时间: 2024-10-09 08:30:46 100浏览
王羲之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后迁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
代表作品有《黄庭经》《乐毅论》草书《十七帖》《初月贴》《兰亭集序》等等,特别是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
关于王羲之,流传有许多让人称道的小故事。
1.东床快婿
东晋时期,在朝中为官的人中有两个好朋友,一个是身为太尉的郄鉴,一个是身为丞相的王导。话说郄鉴家有个漂亮的女儿,年方二八,名叫郄璿,字子房,郄鉴爱如掌上明珠。
男大当婚,女在当嫁,郄鉴当然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嫁了。王导是魏晋名门“琅玡王氏”,家中子侄众多,郄鉴就想在王导的子侄中挑个女婿。他把这种想法给王导一说,王导满口答应,说:“我们王家的男孩儿,你自己去挑,挑上谁是谁。”有了相爷的承诺,郄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到王丞相府去查探。王家公子听说郄太尉家来选婿,个个都卯足了劲,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,因为他们早就听说郄家有个美貌多才的佳人郄子房,都希望自己能被选中。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,唯独他神色自若,好像漠不关心似的。
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如实禀告。郗鉴说:“我要选的就是这个人,走,快领我去看看。”郗鉴来到王府,打听这个青年是谁,原来是王羲之,当场下了聘礼,择为快婿。“东床快婿”一说就是这样来的。
2.王羲之吃饺子
一天,王羲之路过集市,见一家饺子铺门口,人声喧嚷,热闹非常。尤其是门旁的那副对联,分外惹人注目,上面写着“经此过不去,知味且常来”十个字,横匾上写的是“鸭儿饺子铺”。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,缺少功夫。
王羲之看罢,心中暗想:这样的赖字,也配写匾?又一琢磨:“经此过不去,知味且常来”。——好家伙!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,竟能如此夸口?
走近一瞧,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,设在一道矮墙旁边。包好的白面饺子,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,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,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。一锅下满,不用招呼,“小鸟”就停飞了。等到这锅饺子煮好,捞完,“小鸟”又排队一样飞来,准确无误。
王羲之十分惊奇,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,要了一大碗饺子,然后坐下。这时他才发现,饺子个个玲珑精巧,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儿,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!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,慢慢地送到嘴边,轻轻地咬了一口。顿时,清香扑鼻,鲜美满口。不知不觉间,把那一大碗饺子,全吞到了肚里。
一顿饱餐之后,王羲之对自己说: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!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,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,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,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——想到这里,他便问店伙计:“请问店主人在哪里?”
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:“回相公,店主人就在墙后。”
王羲之绕过矮墙,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,一个人擀饺子皮,又包饺子馅,转眼即成,动作麻利极了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包完之后,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,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。
老人的高超技艺,使王羲之惊叹不止。他赶忙上前问道:“老人家,像您这深的功夫,多长时间才能练成?”老人答道:“不瞒你说,熟练需五十年,深熟需一生。”
听了这话,王羲之沉默了一会,好像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。然后又问:“您的手艺这样高超,为什么门口的对子,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?”
老人听后说道:“相公有所不知,并非老身不愿意请,只是不好请啊!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,就眼睛向上,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。其实,照我看,他们写字的功夫,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!”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,可是王羲之听了,觉得脸上火辣辣的,羞愧难当。于是,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,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。
3.书成换白鹅
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,喜欢鹅——哪里有好鹅,不管路途多远,他都要跑去欣赏;有时甚至不惜重金将其买下。
山阴(今浙江绍兴)城外一座道观里的住持老道知道后,有意养了一群可爱的白鹅,每天赶着白鹅在王羲之与友人郊游处放养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有一天王羲之终于“偶然”碰见了这群白鹅。一见之下,王羲之就迈不动腿了,赶紧叫人询问这群鹅是谁家的。
老道见了王羲之深深作揖:“贫道有礼了,请到观里坐坐。”
王羲之心里想的只有鹅,于是单刀直入:“这群鹅能不能卖给我?”
老道故作推辞,吊足了王羲之的胃口后才说:“久闻右军大人的书法是为一绝,贫道想将鹅换您的字,如何?”
王羲之听了,欣然同意:“行,写什么?”
“贫道为玄门上清派,宗门有《黄庭经》一卷,恳请您替敝观书写此卷,以便留诸后世。”
于是,王羲之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,高兴地“笼鹅而归”,世上就多了一卷小楷经典。
王羲之的《黄庭经》也由此有了另一个名字——《换鹅帖》。